秋分佳句(范文3篇)
时间:2025-06-04 慧海网秋分佳句 篇1
尊敬的各位来宾:
大家上午好!
在这秋风送爽、硕果累累的美好日子里,我们迎来了“xx县第xx届农民丰收节”。在此,我谨代表xx镇党委、政府对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、参展的`各位商家、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!对你们一直以来对xx镇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的帮助和支持,表示诚挚的感谢!
现在,我宣布:xx县第xx届xx文化节正式开幕!
各位来宾,xx镇是工业重镇,这里孕育了成百上千的管件能人。也是农业大镇,这里土地肥沃、瓜果飘香。近年来,xx镇党委、政府致力于打造“大农业”格局,先后涌现出了以圆梦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各类农业园,xx果蔬农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。这一批生态农业项目,都是在“土地上刨出金子来”的典型,给全镇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提供了示范带动。xx镇党委、政府将大力支持“能带领群众致富”的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的发展,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服务和支持。
今天,以“共庆农业丰收、弘扬农耕文化、践行乡村振兴”为主题的xx县首届xx文化节,组织了“农民旗袍秀”“敲锣打鼓庆丰年”、“广场舞艺大比拼”、“读国学庆丰收”、“xx采摘”等系列活动,给我们的生态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。这种创新的活动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探索。
预祝xx县第xx届xx文化节圆满成功!
谢谢大家。
秋分佳句 篇2
尊敬的领导:
暑退秋澄气转凉,日光月色两均长。
七月流火,转眼已是秋分。
秋分是我国农历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第十六个节气,有两个含义,一是,昼夜时间均等,并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。二是,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。这一天恰好是从“立秋”到“霜降”这90天的一半。
秋分时节,风和日丽,丹桂飘香,蟹肥菊黄,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。传统意义上,秋分既是春耕夏种的终点,更是秋收冬藏的起点,正如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: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”因而,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既是对传统“二十四节气”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,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,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。一方面,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,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:春种秋收,春华秋实,一年的辛勤耕耘,金秋时节硕果累累,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。另一方面也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,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。
秋分也有很多传统习俗,比如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说,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现在的`中秋节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而来。岭南地区有个不成节的习俗,叫做“秋分吃秋菜”。秋菜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“秋碧蒿”。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“滚汤”,名曰“秋汤”。秋分时节,在广大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。秋分这一天,农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,在家里做汤圆吃。除了自己食用外,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这就是“粘雀子嘴”,以免雀子破坏庄稼。
苏轼有诗云,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,与春的生机勃发相比,秋更加含蓄内敛,不再释放肆意生长的活力,但是却深深蕴藏着历经磨炼的成果。在这个秋学期,让我们大家一同奋斗,让我们的理想之花在秋日绽放。
秋分佳句 篇3
同志们朋友们:
今天是平凡的一天,特殊的日子,由党中央批准、国务院批复,我国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全国性节日—中国农民丰收节。咱们xx全体员工和xx代表欢聚一堂,隆重举行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
这个节日是党中央情系“三农”、关爱“三农”的生动体现,是“中国要强,农业必须强;中国要美,农村必须美;中国要富,农民必须富”的鲜活昭告,是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、忘记农民、淡漠农村”的深情书写。顺应民意,深得人心!
这是一件惠泽亿万农民的喜事,也是一件彰显人民情怀的好事,更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。必将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农尊农爱农的时代氛围!
几千年风雨沧桑,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今日,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。在中国这艘巨舰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,作为最基础的产业、最广阔的区域、人口最多的群体,农业不能拖后腿、乡村不能掉队、农民不能缺席。农民渴盼丰收,市民需要丰收,国家更离不开丰收。
农民丰收节,它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、晒丰收的节日,也是全社会享丰收、助增收的节日;既寄托着农民的追求、农民的希翼,也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深情与追忆;既传递着乡间田野的草根力量和基层脉动,更体现了庙堂之高的顶层设计与深远谋划。
这是一个节日,更是一个象征。它的设立,标注着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的更高要求、更新使命,必将调动更多的目光关注“三农”,更多的资源投向“三农”,更多的力量建设“三农”。
中国农民丰收节,是对农民巨大贡献的由衷肯定,是对父老乡亲们最真诚的敬意和嘉许。农民,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,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。他既是一种职业,也是一种身份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,一种力量的写照。中国农民,顶天立地;农民的创造,惊天动地。是农民,在贫穷积弱的旧中国努力奋起,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,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“耕者有其田”的梦想;是农民,用辛勤的`汗水和巨大的牺牲,在“工农剪刀差”下为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提供了丰厚积累;是农民,敢于突破旧体制的禁锢,以“大包干”的形式,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;是农民,勇于冲破城乡樊篱,以令世界惊叹的姿态,支撑起中国经济四十年的跨越发展;是农民,辛苦耕耘,创造了以占世界7%多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%人口的奇迹,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;是农民,在广袤的乡间田野点燃了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火把,孕育着经济新常态下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……从我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时期到新时代,各个历史时期,中国农民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,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。这些从草根民众中蓬勃而出的改革勇气和对新生活的渴望,不仅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最强大的动力,更是不断书写这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。
然而,很多时候,农民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和待遇,农民的贡献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可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,就是要用节日的形式为农民呐喊,为农民加油,为农民点赞,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、关心农民、关爱农民。既在经济上让农民享丰收、得实惠,也从政治上让农民被肯定、受尊重。
这是一个节日,也是一枚勋章。丰收节,农民收获的不只是甜蜜蜜的果实,鼓起的不只是沉甸甸的荷包,更是满满的荣誉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!
中国农民丰收节,是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高度认可,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再动员和新鼓舞。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“乡村振兴”成为农村大地上最响亮的声音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丰收节描绘了最深远宏伟的时代背景,为这个节日注入了更深刻的内涵与使命。它按下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快进键,通过节日搭建大平台,把乡村潜在的公共产品变成有价值的商品,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互相发现价值,促进人、地、钱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加速流动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它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精气神,让农民看到了自身拥有的特色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,激发农民的身份自信、文化自信、情感自信,唤醒农民更大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共同奔赴乡村振兴大战场。
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,对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,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,更是一种能见实效的鞭策与推动。这就是农民丰收节的生命力所在。它不是一个空洞的文化符号,其背后有全社会支持“三农”、服务“三农”的实际举措支撑;农民不只是这一天的主角,而会以更加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发光发热;全社会支农惠农强农的气氛不只集中在这一天,更要永远地持续下去。
这是一个节日,更是一声号角。它发轫于乡村振兴元年,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拾级而上,必将凝聚起亿万农民的宏伟力量,共同浇灌出乡村全面振兴的璀璨之花。
从农村改革发源地xx小岗村,到“两山”理论肇始地浙江余村,从厚植黄土文化的陕西梁家河村,到独具岭南农业特色的广东大黄村——神采各异的特色村寨靓起来,垂涎欲滴的农家美食摆起来,缤纷多彩的民俗活动演起来,大江南北处处是丰收的胜景,神州大地到处被喜悦环绕。
这是属于中国农民自己的节日,这是属于中国农民自己的舞台!
这是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的欢歌,这是欣欣向荣、民富国强的胜景!
-
想了解更多秋分佳句的资讯,请访问:秋分佳句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hh158.com/zonghe/4634.html